俄罗斯玉籽料,俄罗斯籽料玉

俄罗斯玉籽料

和田玉山料的产地分布图

新疆白玉、青白玉,青海软玉中的昆仑冻石英岩质地的玉种。其颜色呈灰白—蜡白色或奶白色的半透明状。

俄山流水是原生矿床经风化崩落并长期暴露于地表,并与风沙雨水长期作用而成;产自贝加尔湖附近的山脉中,距河流较近且经过了短途的搬运磨蚀而形成的次生砾石玉(砂矿)。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比较光滑,常带有沙滩般的水波纹面。它一般为灰色、棕褐色等不均匀的颜色,油脂光泽明显,内部特征是有萝卜丝状的交织结构,多用于制作器皿摆件及观赏雕琢类作品。

1. 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含量一般在95%以上;次要矿物有白云石、蛇纹石、绿泥石、滑石、磁铁矿以及铬尖晶石等。

2. 外观性状:粒径小于0.05mm者多为无色至淡绿色(翠绿色)的纤维状晶体颗粒集合体,大于0.5mm的多呈团块状分布于浅色的致密基底上,具明显的边界带,有时可含少量斑杂状黄铁矿包体;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小的片状解理在正交偏光间歇转动下有微弱的蓝紫蓝色闪光效应——“翠花”现象。

3. 光泽与透明度: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断口参差状,微通明-不通明,少数情况下达全通明状态。

4. 解理:在薄片中易观察到完全平行的二组聚翼状裂开{111}解理,沿双方向发育平行柱状消光和解理.

5. 内涵物特征:常见云雾状水线构造和“毛毡状”或“束状”针絮状金红石包裹体,还有黑色的“翳状”斑点和由有机碳浸染而成的黑皮子等等其它典型的特征内含物。

6. 玉石的品种分类:“卡瓦石”是维语的音译词,意谓没有生命的石头。这种似玉非玉的东西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清代末期,当时人们称之为“康西瓦石”“乌兰木哈石”等名称。由于外观酷似碧玉又具有很大的产量而被称为“外蒙玉”的硅酸盐混合物,实际上是一种变质的钙镁硅酸盐岩石,成分不定但大多属长石族类的钠铝辉石斜长石三斜系系列宝石矿物的总称。

俄罗斯籽料玉

新疆和田白玉

俄料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克雅尔斯克边区、乌拉尔山脉等地。自1978年俄罗斯地质学家亚历山大·谢金林首次在萨彦山脉东北部发现了第一个青白玉矿—“嘎沃赫达”产地以来,截至2003年共发现和开采了四个矿石产地,即嘎沃赫达、布罗姆、嘎留柏和海伊达产地。

1. 产状分类:山流水和仔料是两种主要的产出形态;前者属原生型,后者为次生型;山流水一般在河床中,而仔料常附着在岩层表面或泥土中。

2. 外形特征:山流水一般无尖锐的棱角状态,表面较光滑,常带有沙滩样的水波纹面。多呈现鹅卵形状,(具)小块度(通常5kg以下),外形大多圆润有形,没有明显的棱角,表面比较平整,且会有一层细密毛孔的表皮包裹。由于经过短距离的交通运输,其外表已经氧化成深褐色或者是咖啡色表皮并具有厚薄不一的不规则分布特点;而仔料是从上游源源不断的滚落下来,长期受到雨雪水的冲刷侵蚀以及泥沙物质的混合粘结作用所形成的外部环境影响使其质地疏松呈浑浊状,从而形成了特殊的点坑网状的汗毛孔结构外观表现形式。

3. 皮子种类:有黑皮、糖皮、白皮和黑黄二皮等(图2)其中黑色的“黑皮”是俄罗斯碧玉山料中最常见的品种之一,它是由超基性斜长岩体与碳酸盐侵入形成的产物;和砂眼麻皮裂隙有关,属于风化淋滤作用的典型代表。

4. 玉肉颜色及细腻程度:以白色、乳白色为主,间或有其他伴色如:灰绿色、墨绿色、浅黄色、淡黄色、青灰色等等颜色的出现;其组成矿物主要是透闪石至阳起石的固溶胶凝物;在强光下观察它的内部交织纤维结构的排列紧密程度的差异很大,这对于鉴别真假籽料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