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莹光) 用来来形容翡翠的一种光学现象,当晃动无色冰种翡翠戒面时,可观察到一种柔和的、白色的、朦朦胧胧的白光,好似晚上薄云游动下月亮的感觉。经销者描述该种现象为“冰种(或玻璃种) 翡翠具有‘莹光’”,或“满莹光”,或“发出活灵活现的‘莹光’”等。无色冰种或玻璃种的翡翠耳坠、翡翠项链、玉佩和翡翠手镯等产品就常有这种现象。
A货翡翠的荧光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通过化学药水泡出来的B货翡翠通透性特别好,甚至比A货翡翠的荧光还强,而且价格很便宜,您可千万别买到起荧光的B货翡翠了,下图就是具有荧光的B货翡翠。
B货翡翠的荧光
这种“莹光”的产生是由于冰种翡翠由0.001 mm 左右粒度的微小硬玉晶体致密集合体组成,在不同的方向上产生了硬度差异而在其抛光表面出现了微波状起伏,使入射光产生了漫反射的现象。由于该类翡翠的透明度高(“水头”好) ,光线在空气中传播到其抛光表面时,首先其表面微波纹会产生一部分反射光,形成反光点;然后一部分光线进入翡翠内部,在由光密媒质(内部) 进入光疏媒质(空气)前,翡翠表面微波纹又发生作用,在其内部产生强烈的漫反射(内反射) ,与硬玉晶粒间的折射形成了朦胧状白光光斑。肉眼观察可见到翡翠内部透射出的朦胧状柔和白光。
除了冰种翡翠的“莹光”现象,黄翡也因其独特的色泽而备受喜爱。黄翡的颜色来源于翡翠内部的铁元素,其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象征着财富、富贵和吉祥,同时也有着辟邪、招财和提升运势的寓意,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翡翠的胶质感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组成翡翠的晶体非常细腻,并呈有序排列,在透光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像胶水一样粘稠的视觉效果,称为胶感。起胶的条件是翡翠的种至少是糯种化地(普通的糯种,豆种是不存在起胶感的)种质细腻,底子要完全化开,质地纯净,少棉等杂质,比较透明。
翡翠起胶图片
翡翠的矿物成分是高压低温变质作用的产物。组成翡翠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硬玉,而翡翠的品质取决于硬玉晶体颗粒的大小。当一件翡翠的内部颗粒细小到肉眼几乎不 可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种老、肉细”。当颗粒细到一定程度,透明度好的话,就会有起莹光、起胶这样的现象。
翡翠的美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色泽和质地,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翡翠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玉镯的作用尤为显著。作为一种佩戴饰品,玉镯不仅可以彰显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更能体现出女性的优雅和气质,成为传递祝福和美好祝愿的象征。
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有序,这时会起莹。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无序这时会起胶。起胶、起莹并不是每一块翡翠都可以 出现,这和翡翠的生长过程中受力有关。起胶起莹可以算是翡翠中比较少见的现象,所以肯定比没有这种现象的价格要高。
翡翠的鉴赏遵循这样的本质:在愉快的欣赏的过程中带来有益的精神享受,不过分追求翡翠的市场价值。一件翡翠产品给你带来快乐的体验,不要因为你戴的翡翠价 值不高感到沮丧;也不用花太多的金钱或精力在翡翠上,试图成为鉴定师。除非是翡翠业者,否则沉迷在某个概念或者某个名字上不可自拔,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愉快。
翡翠的神秘之处在于:即使同一块石头,不同部位,它的晶体排列展布也不一样。这和翡翠成矿时受到的挤压等各种地质运动有关,随机性大。硬玉颗粒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变的圆滑,可以拉长变成纤维丝状,以不同大小颗粒相互结合,可以纤维与颗粒结合,变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