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过,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在不太了解翡翠的时候也能分辨出翡翠的真假。除了那些肉眼观看酸蚀纹,送去复检,还有听声音等办法,难道就没有更简单,让他们小白也能比较轻松操作的办法吗?今天就跟朋友们分享一个一杯水辨别翡翠真假的办法,大家耐心往下看。
其实,想要真正了解如何辨别玉手镯的好坏和真假,除了这些简单的小技巧外,还需要学习专业的知识,例如了解翡翠的种类、产地、颜色、透明度等,并结合实际经验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建议多阅读相关书籍,向专业人士请教,并多观察不同玉手镯的特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鉴别能力。
我们只需要准备一个电子秤,一杯水。首先,准备一个杯子,杯子要透明的,不要有色的。里面倒大半杯水,水要多一些,不要太少。然后还有一个小的电子秤,我用的是厨房电子秤,接着是一块翡翠,用一根细绳子串着,绳子最好细一点,不然太粗可能会影响之后称重的误差。最后是一支笔和一张纸做记数据用,这两样就不入镜了,朋友们自己备好就行。
第一步,将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倒入大概五分之四的水,然后将电子秤清零。
第二步,用细线将平安扣拴住,然后慢慢的放入水中,让平安扣沉入水底,放开细线,记录下电子秤显示的克数为56.8g。
第三步,轻轻提起细线,让翡翠离开杯底,但是不浮出水面,记录下这时候电子秤显示的克数为21.5g。
第四步,用第一次显示的克数除以第二次显示的克数,即:56.8÷21.5≈2.64。
结论:这个平安扣的密度约为2.64,不是天然A货翡翠。
这个办法是根据物理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我们都知道真翡翠的密度是3.3左右,所以只要我们测出翡翠的密度,跟3.3比较就能分辨真假。就像我们拿翡翠去送检,密度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检验数据一样。
密度=质量÷体积(M / V)
因为:
M(质量)=G(重力)/g =第一次称的重量/ g
第二次称的重量=水受到物体的反作用力=物体受到的浮力=水的密度x物体的体积
V(体积)=第二次称的重量÷(水的密度x g)
水的密度=1.0 g=9.8N/kg
所以:
第一个平安扣的密度:56.8÷21.5≈2.64(不是翡翠)
第二个平安扣的密度:46.9÷14.1≈3.33(天然翡翠)
用一杯水鉴定翡翠,只能鉴定这是不是翡翠,无法鉴定是不是真货。例如:人工染色的翡翠,只是浸入了一点染色剂到翡翠里面,对翡翠的重量影响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急,这样的假货测出来的密度也是3.33左右,因此这种方法无法鉴定翡翠的真假。
墨翠怎么看真假呢?除了密度检测,还可以观察墨翠的颜色和结构。真墨翠颜色深沉,黑中带绿,光线照射下会有明显的绿色反射。同时,真墨翠内部结构致密,光线照射下会呈现出“星点”或“猫眼”效应,而假墨翠则没有这些特征。